工作计划 点击: 2019-05-15
溪安八中高中毕业班政治备考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让学生掌握有关经济学原理、政治原理、文化生活原理、哲学原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必须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是四种能力。通过第一轮复习使全年段学生政治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优生达到80分以上。通过第二轮复习使优生成绩达到85分以上。学生平均成绩达到全县前列。
二、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共有五个班,323人,其中0612班基础较好,但0606班、0607班、0608班和0609班学生基础薄。同时他们都能力差,知识面狭窄,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缺乏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急需通过第一轮复习加以提高。
本届执教的政治教师是黄世元、谢宝珍、陈伯乐和陈燕墩四位教师,其中陈燕墩、黄世元虽上过多届高三,新课改材不熟悉;谢宝珍和陈伯乐是新上高三的教师,对教材、教法均不熟练,知识体系不系统,还需要加强学习和培养。
三、考纲分析及总体思路
文综模式下的政治高考,具有新情境、热问题、重综合、浅知识、重能力的特点。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是四种能力。因此复习备考的总体思路是: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即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首先,抓基础,这是关键;然后,以现实或重大社会总是为素材设置情境,用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高考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查。
四、回顾2008届复习备考
2008届高三,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加强了学法辅导,从学生个体特征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从学情出发,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点:受自身能力限制,对教材把握不到位,不能使政治、经济、哲学融汇贯通,灵活运用。不能准确做到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因此不能达到考纲的要求,对教材知识结构系统化不到位,没有教会学生把书读薄。总之,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重温2008考题,预测2009高考
㈠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大致情况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I、全国卷II),每卷各有39题,比去年高考文综减少了一道地理综合题。总体结构保持稳定,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选择题35题,共140分,综合题160分。总计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科均为100分。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体相当。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基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试卷结构符合考纲要求。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各科统计表
全国卷I 全国卷II 科目 地理 历史 政治 地理 历史 政治
题号
1—11;36(1)9分,(2)11分,(3)16分;39(1)12分,(3)8分
12—23;37(1)6分,(2)10分,(3)6分,(4)10分;39(2)12分,(4)8分
24—35;38(1)14分,(2)8分、(3)10分,39(5)10分、(6)10分
1—11;36(1)12分,(2)4分,(3)8分,(4)12分;39(3)10分,(4)10分
12—23;37(1)14分、(2)8分、(3)10分,39(1)14分、(2)6分
24—35;38(1)10分,(2)14分,(3)8分;39(5)10分、(6)10分
题量
16题(选11题、主观5题)
18题(选12题、主观6题)
17题(选12题、主观5题)
17题(选11题、主观6题)
17题(选12题、主观5题)
17题(选12题、主观5+1题)
分值 100分 100分 100分 100分 100分 100分
其中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试题结构符合考纲规定的要求。
文综试卷中政治部分共100分,其中经济34分,哲学36分、政治30分。选择题共12道题,其中经济5道,哲学4道,政治3道,共48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其中第38题经济、哲学、政治各一题,第39题哲学和政治各一题。经济、哲学和政治分值比重基本平衡,与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也大体一致。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政治统计表
全国卷I 全国卷II 科目 经济 哲学 政治 经济 哲学 政治
题号
24、25、26、27、28;38(1)14分
29、30、31、32;38(3)10分;39(6)10分
33、34、35;38(2)8分;39(5)10分
24、25、26、27、28;38(2)14分
29、30、31、32;38(1)10分;39(5)10分
33、34、35;38(3)8分;39(6)10分
题量
6题(选5题、主观1题)
6题(选4题、主观2题)
5题(选3题、主观2题)
6题(选5题、主观1题)
6题(选4题、主观2题)
5题(选3题、主观2+1题)
分值 34分 36分 30分 34分 36分 30分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两份全国卷都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部分题直接来自课本。没直接来自课本的部分,其实也不过“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文综考试中,要在有限的试题中尽量全面地考查考生对高中政治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只有围绕主干知识出题。今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考查的知识点如下表所示:
全国卷I 全国卷II
科目 经济 哲学 政治 经济 哲学 政治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